
“凡有血肉的活物,每樣兩個,一公一母,你要帶進方舟,好在你那裏保全生命。飛鳥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地上的昆蟲各從其類,每樣兩個,要到你那裏,好好保全生命。“我憤憤大聲朗讀創世紀中有關挪亞的章節,覺得植物是被神遺棄了的對象,後來就慢慢釋懷了。”到了晚上,鴿子回到他那裏,嘴裏叼著一個新擰下來的橄欖葉子,挪亞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原來植物是個伏筆,它的任務是在上帝毀滅那個敗壞的世界後,用來通知人類世界已經背淨化了的使者;在創世紀中,扮演如此重要任務的植物,在往後的數千年間,卻一再一再遭人類忽視。
人們習慣以高傲角度看待腳底的植物,覺得它們卑微的不值一提。但如果說,植物也具備和人們一樣的五感,它們的趨光性可比美人類的視覺、利用氣味持續接收環境資訊,並和同類及昆蟲溝通,這樣的嗅覺能力遠讓人類自嘆不如。此外植物的味覺和人類一樣,與進食息息相關,味覺能力表現在植物的根部,負責尋找硝酸鹽、磷酸鹽、鉀等美味的養分,表現在肉食植物則是會分泌甜蜜汁液的陷阱葉。沒有人會懷疑植物有觸覺,我們從小就熟悉的含羞草,還有植物能否順利向下紮根都是植物觸覺能力的強大表現;至於聽覺,如果我們捨棄耳朵概念,就比較能接受植物也會”聽”這個事實。事實上,影響植物的不是聲音大小、或是音樂種類,透過實驗、我們發現影響植物的是音頻,尤其是100~500赫茲間的低音,能促進萌芽、生長,以及根部的強化;較高的音頻則會起抑制作用。
除了五感以外,植物還具備某些"神"等級的能力,例如偵測土壤濕度,感知影響生長的地心引力和電磁場,以及空氣或土壤中眾多化學成分。植物之間能透過氣味或是根部相互溝通,這早已經不是甚麼秘密,達爾文甚至將植物的根尖比喻為植物的腦,提出「根腦假說」--如果以腦與身體比例看待智能高低,那麼植物的智力絕對不能小覷。
印度現代科學先驅賈格迪什˙錢德拉˙博斯是印度現代史傳奇人物,他在20世紀初寫到「植物的生活和我們很像......植物會進食,會成長......得面對貧窮、哀傷、苦難。這份貧窮誘使植物去偷去搶,但植物也會互助、交友,為子女犧牲性命。」這不是將植物擬人化,而是這樣的行為的確存普遍在植物之間。
人類的衣食住行早就和植物息息相關。我們以植物為主食,醫藥也大部分來自植物提煉,幫助我們長途移動的石油來自植物,最重要的,我們呼吸的氧氣也來自植物。地球上如果沒植物,人類可能無法生存,但地球上若沒有人類,植物應該會依舊欣欣向榮。所以到底誰比較強大,誰比較卑微?老是以萬物之靈自居的人類,可能要好好重新思考。
 這款啤酒很夠味
        Feb 20, 2024
					        
        這款啤酒很夠味
        Feb 20, 2024
       那些無腦的
        Nov 09, 2023
					        
        那些無腦的
        Nov 09, 2023
       歡迎來到超現實世界、遇見超現實達利
        May 05, 2022
					        
        歡迎來到超現實世界、遇見超現實達利
        May 05, 2022
       永恆的晨星—2022年。慕夏展
        Apr 07, 2022
					        
        永恆的晨星—2022年。慕夏展
        Apr 07, 2022
       黑暗中的曙光-洞穴醫院
        Mar 09, 2020
					        
        黑暗中的曙光-洞穴醫院
        Mar 09, 2020